專項工作
Specific Work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産法

法治建設
2022-10-18更新
14595次閱讀
來源:巴中文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産法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

第三章 國家出資企業

第四章 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選擇與考核

第五章 關系國有資産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企業改制

第三節 與關聯方的交易

第四節 資産評估

第五節 國有資産轉讓

第六章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第七章 國有資産監督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爲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加強對國有資産的保護,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企業國有資産(以下稱國有資産),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

     第三條 國有資産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有資産所有權。

     第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分别代表國家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國務院确定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家出資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家出資企業,由國務院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他的國家出資企業,由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

     第五條 本法所稱國家出資企業,是指國家出資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

     第六條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政企分開、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産出資人職能分開、不幹預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原則,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

     第七條 國家采取措施,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

     第八條 國家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适應的國有資産管理與監督體制,建立健全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責任。

     第九條 國家建立健全國有資産基礎管理制度。具體辦法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制定。

     第十條 國有資産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

第二章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

     第十一條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設立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授權其他部門、機構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部門,以下統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

     第十二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依法享有資産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權利。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或者參與制定國家出資企業的章程。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對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須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大事項,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三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參加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召開的股東會會議、股東大會會議,應當按照委派機構的指示提出提案、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并将其履行職責的情況和結果及時報告委派機構。

     第十四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履行出資人職責,保障出資人權益,防止國有資産損失。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維護企業作爲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除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外,不得幹預企業經營活動。

     第十五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對本級人民政府負責,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情況,接受本級人民政府的監督和考核,對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負責。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有關國有資産總量、結構、變動、收益等彙總分析的情況。??

第三章 國家出資企業

     第十六條 國家出資企業對其動産、不動産和其他财産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國家出資企業依法享有的經營自主權和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十七條 國家出資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機構依法實施的管理和監督,接受社會公衆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對出資人負責。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内部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

     第十八條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财政部門的規定,建立健全财務、會計制度,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向出資人提供真實、完整的财務、會計信息。

     國家出資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向出資人分配利潤。

     第十九條 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和國有資本參股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設立監事會。國有獨資企業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委派監事組成監事會。

     國家出資企業的監事會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爲進行監督,對企業财務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條 國家出資企業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第二十一條 國家出資企業對其所出資企業依法享有資産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權利。

     國家出資企業對其所出資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通過制定或者參與制定所出資企業的章程,建立權責明确、有效制衡的企業内部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維護其出資人權益。

第四章 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選擇與考核

     第二十二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任免或者建議任免國家出資企業的下列人員:

     (一)任免國有獨資企業的經理、副經理、财務負責人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

     (二)任免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監事會主席和監事;

     (三)向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的股東會、股東大會提出董事、監事人選。

     國家出資企業中應當由職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監事,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職工民主選舉産生。

     第二十三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任命或者建議任命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良好的品行;

     (二)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

     (三)有能夠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不符合前款規定情形或者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情形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依法予以免職或者提出免職建議。

     第二十四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對拟任命或者建議任命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人選,應當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考察。考察合格的,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任命或者建議任命。

     第二十五條 未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同意,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其他企業兼職。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經營同類業務的其他企業兼職。

     未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同意,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不得兼任經理。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長不得兼任經理。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第二十六條 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對企業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當利益,不得侵占、挪用企業資産,不得超越職權或者違反程序決定企業重大事項,不得有其他侵害國有資産出資人權益的行爲。

     第二十七條 國家建立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對其任命的企業管理者進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決定對企業管理者的獎懲。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确定其任命的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薪酬标準。

     第二十八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應當接受依法進行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第二十九條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企業管理者,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由本級人民政府任免的,依照其規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依照本章規定對上述企業管理者進行考核、獎懲并确定其薪酬标準。

第五章 關系國有資産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三十條 國家出資企業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發行債券,進行重大投資,爲他人提供大額擔保,轉讓重大财産,進行大額捐贈,分配利潤,以及解散、申請破産等重大事項,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不得損害出資人和債權人的權益。

     第三十一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合并、分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發行債券,分配利潤,以及解散、申請破産,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

     第三十二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有本法第三十條所列事項的,除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的規定,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的以外,國有獨資企業由企業負責人集體讨論決定,國有獨資公司由董事會決定。

     第三十三條 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有本法第三十條所列事項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公司章程的規定,由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決定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行使權利。

     第三十四條 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申請破産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應當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重大事項,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在作出決定或者向其委派參加國有資本控股公司股東會會議、股東大會會議的股東代表作出指示前,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本法所稱的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确定。

     第三十五條 國家出資企業發行債券、投資等事項,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報經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機構批準、核準或者備案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出資企業投資應當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并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可行性研究;與他人交易應當公平、有償,取得合理對價。

     第三十七條 國家出資企業的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請破産等重大事項,應當聽取企業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八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對其所出資企業的重大事項參照本章規定履行出資人職責。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節 企業改制

     第三十九條 本法所稱企業改制是指:

     (一)國有獨資企業改爲國有獨資公司;

     (二)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改爲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三)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改爲非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第四十條 企業改制應當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或者由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決定。

     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改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在作出決定或者向其委派參加國有資本控股公司股東會會議、股東大會會議的股東代表作出指示前,應當将改制方案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四十一條 企業改制應當制定改制方案,載明改制後的企業組織形式、企業資産和債權債務處理方案、股權變動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資産評估和财務審計等中介機構的選聘等事項。

     企業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業職工的,還應當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

     第四十二條 企業改制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清産核資、财務審計、資産評估,準确界定和核實資産,客觀、公正地确定資産的價值。

     企業改制涉及以企業的實物、知識産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币财産折算爲國有資本出資或者股份的,應當按照規定對折價财産進行評估,以評估确認價格作爲确定國有資本出資額或者股份數額的依據。不得将财産低價折股或者有其他損害出資人權益的行爲。

第三節 與關聯方的交易

     第四十三條 國家出資企業的關聯方不得利用與國家出資企業之間的交易,謀取不當利益,損害國家出資企業利益。

     本法所稱關聯方,是指本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近親屬,以及這些人員所有或者實際控制的企業。

     第四十四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不得無償向關聯方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産,不得以不公平的價格與關聯方進行交易。

     第四十五條 未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同意,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不得有下列行爲:

     (一)與關聯方訂立财産轉讓、借款的協議;

     (二)爲關聯方提供擔保;

     (三)與關聯方共同出資設立企業,或者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其近親屬所有或者實際控制的企業投資。

     第四十六條 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與關聯方的交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有關行政法規以及公司章程的規定,由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由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決定的,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行使權利。

     公司董事會對公司與關聯方的交易作出決議時,該交易涉及的董事不得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

第四節 資産評估

     第四十七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合并、分立、改制,轉讓重大财産,以非貨币财産對外投資,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應當進行資産評估的其他情形的,應當按照規定對有關資産進行評估。

     第四十八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符合條件的資産評估機構進行資産評估;涉及應當報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的事項的,應當将委托資産評估機構的情況向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告。

     第四十九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資産評估機構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與資産評估機構串通評估作價。

     第五十條 資産評估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受托評估有關資産,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評估執業準則,獨立、客觀、公正地對受托評估的資産進行評估。資産評估機構應當對其出具的評估報告負責。

第五節 國有資産轉讓

     第五十一條 本法所稱國有資産轉讓,是指依法将國家對企業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轉移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爲;按照國家規定無償劃轉國有資産的除外。

     第五十二條 國有資産轉讓應當有利于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防止國有資産損失,不得損害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三條 國有資産轉讓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決定轉讓全部國有資産的,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資産緻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五十四條 國有資産轉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直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産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産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轉讓方應當如實披露有關信息,征集受讓方;征集産生的受讓方爲兩個以上的,轉讓應當采用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

     轉讓上市交易的股份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規定進行。

     第五十五條 國有資産轉讓應當以依法評估的、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認可或者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核準的價格爲依據,合理确定最低轉讓價格。

     第五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規定可以向本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其近親屬,或者這些人員所有或者實際控制的企業轉讓的國有資産,在轉讓時,上述人員或者企業參與受讓的,應當與其他受讓參與者平等競買;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披露有關信息;相關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參與轉讓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的各項工作。

     第五十七條 國有資産向境外投資者轉讓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六章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第五十八條 國家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對取得的國有資本收入及其支出實行預算管理。

     第五十九條 國家取得的下列國有資本收入,以及下列收入的支出,應當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一)從國家出資企業分得的利潤;

     (二)國有資産轉讓收入;

     (三)從國家出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收入;

     (四)其他國有資本收入。

     第六十條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年度單獨編制,納入本級人民政府預算,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按照當年預算收入規模安排,不列赤字。

     第六十一條 國務院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門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的編制工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向财政部門提出由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

     第六十二條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章 國有資産監督

     第六十三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情況和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對本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等,依法行使監督職權。

     第六十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其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審計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執行情況和屬于審計監督對象的國家出資企業進行審計監督。

     第六十六條 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向社會公布國有資産狀況和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作情況,接受社會公衆的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造成國有資産損失的行爲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六十七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年度财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或者通過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由國有資本控股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的年度财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維護出資人權益。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八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有下列行爲之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不按照法定的任職條件,任命或者建議任命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

     (二)侵占、截留、挪用國家出資企業的資金或者應當上繳的國有資本收入的;

     (三)違反法定的權限、程序,決定國家出資企業重大事項,造成國有資産損失的;

     (四)有其他不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行爲,造成國有資産損失的。

     第六十九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條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未按照委派機構的指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産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一條 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行爲之一,造成國有資産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當利益的;

     (二)侵占、挪用企業資産的;

     (三)在企業改制、财産轉讓等過程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平交易規則,将企業财産低價轉讓、低價折股的;

     (四)違反本法規定與本企業進行交易的;

     (五)不如實向資産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或者與資産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串通出具虛假資産評估報告、審計報告的;

     (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決策程序,決定企業重大事項的;

     (七)有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執行職務行爲的。

     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前款所列行爲取得的收入,依法予以追繳或者歸國家出資企業所有。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任命或者建議任命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條第一款所列行爲之一,造成國有資産重大損失的,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依法予以免職或者提出免職建議。

     第七十二條 在涉及關聯方交易、國有資産轉讓等交易活動中,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有資産權益的,該交易行爲無效。

     第七十三條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國有資産重大損失,被免職的,自免職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造成國有資産特别重大損失,或者因貪污、賄賂、侵占财産、挪用财産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七十四條 接受委托對國家出資企業進行資産評估、财務審計的資産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執業準則,出具虛假的資産評估報告或者審計報告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七十六條 金融企業國有資産的管理與監督,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七條 本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巴中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Bazhong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關注巴中文旅

掃描二維碼關注
官方微信訂閱号